心理调节 腰腿疼痛之神药-腰痛宁胶囊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 1、腰腿痛 腰腿痛是一种困扰现代人生活的常见病、多发病,它的发病率仅次于感冒居第二位,但是所造成的病残率却比感冒严重得多。据统计,腰腿痛病人每天能占外科门诊病人的1/4。在骨科门诊,大约每2个病人中就有1名腰腿痛患者。临床多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等症,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程较长,鉴别诊断复杂,治疗较困难,是临床上极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2、腰腿痛的临床表现 腰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病率约90%。多数为下腰部,有时亦影响到臀部。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其发病常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挫闪为标。治疗时实症重在祛邪通脉活络,虚症重在扶正,补肝肾、强腰膝、健脾气是常用治法。西医学的腰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病变、腰肌劳损等腰部病变以及某些内脏疾病,凡以腰痛为主要症状者,都符合通常意义上的腰痛。 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 马尾神经受压: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的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有效解决患者临床病痛,不断提高国民健康生活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腰痛的危害可不能小觑。患有腰痛症状要及时治疗。腰痛宁胶囊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具有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之功效,投放临床三十多年来,治疗寒湿瘀阻经络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症、坐骨神经痛等症,取得了良好效果。 腰痛宁胶囊能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改善腰腿痛,关节痛及肢体活动受限,您知道该药要怎么服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吗?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1.组方来源 腰痛宁胶囊组方来源于原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郭晓庄教授的家传验方,其最早来源于清代医家费山寿所著《急救应验良方》中出现的“九分散”,在郭晓庄教授家传验方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而确定。 图片 2.药物组成 马钱子粉(调制)、土鳖虫、川牛膝、甘草、麻黄、乳香(醋制)、没药(醋制)、全蝎、僵蚕(麸炒)、麸炒苍术。 3.方解 365站群方中马钱子善散结消肿止痛,为伤科疗伤止痛之佳品,配伍全蝎更增其通络止痛之效,共为君药。乳香辛香走窜,散瘀止痛、活血消肿,没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共为臣药。土鳖虫、僵蚕消肿散结止痛,川牛膝归肝、肾经,可活血通络,补肝肾,强筋骨;苍术祛风除湿,麻黄散寒通滞。以上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伍,共奏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之功。 4.可用于哪些疾病? 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 腰腿痛。多因寒湿瘀阻经络所致。症见腰腿痛,屈伸不利、动则加剧,舌淡,边有瘀斑,脉沉涩;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5.如何正确服用? 黄酒兑少量温开水送服。 一次 4-6 粒,一日 1 次。 睡前半小时服或遵医嘱。 6.哪些人群不宜服用? 1. 孕妇及儿童禁用。 2. 风湿热体温 37. 5 ℃ 以上应慎服或采用其它抗风湿治疗,合并高血压 23/13Kpa(170/100 mmHg)不宜应用。 3. 脑溢血后遗症及脑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偏瘫患者试服时遵医嘱。 4. 对本品或组方成份过敏的患者慎用。 5. 癫痫患者忌服。 7.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监测数据显示:恶心、呕吐、胃腹胀痛、腹泻、皮疹、瘙痒、头晕、头痛、失眠、口舌麻木、心悸、血压升高、潮红等;过敏反应如发热。胸闷等。 8.注意事项有哪些? 1. 如出现胃肠道不适等反应,改为晚饭后服用可减轻症状。 2. 心脏病,高血压,脾胃虚寒者慎用;运动员慎用。 3. 本品不可过量久服,建议两周为一个疗程。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4. 服药后如出现口舌麻木,肌肉抽搐等症状,多饮温开水即可缓解,或遵医嘱。 5. 本品使用黄酒送服可以引药归经,但应注意避免与头孢类,硝咪唑类等药物同时使用;对酒精过敏者应使用温开水送服。 6. 本品含马钱子粉,应避免与含马钱子的药物合并使用;本品含麻黄,应避免与麻黄及含麻黄组份的药物合并使用。
图片 2025年先行班课程接受预定,赠送2024年全套课程,备战医考,快人一步,课程包含执业(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主治、执业药师、副高课程+正高课程+题库+教材,富含医学类各大专业,全网最优质备考资料均有,需要备考资料,后台滴滴。301全科主治医师核心考点速记,预售中,详情点击标题链接→301全科主治医师核心考点速记。 | 关注学长,带你一起进步 | 点个赞+转发,再走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