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
健康调养 复方马钱子散治疗坐骨神经炎120例
发布日期:2025-03-12 15:51 点击次数:193
王志文 白俊清 陈景华 顾跃臣 郭晓庄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063000)
关键词:坐骨神经炎中医治疗复方马钱子散
我院于1994年至1998年用复方马钱子散系统观察治疗坐骨神经炎120例,取得较好效果,并分别随访三个月至半年,疗效稳定,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其中男81例,女39例;年龄:20~30岁58例,31~40岁33例,41~50岁20例,51岁以上9例,以青壮年居多。职业:工人60例,农民35例,干部16例,家务劳动6例,学生3例。病程:就诊时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86例,3个月至1年以上者34例。全部病例均在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有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及压痛,Lasegue氏征阳性。其中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者69例(57.5%),患肢拇趾背屈力减弱或消失者57例(47.5%),患肢肌肉萎缩者22例(18.33%)。对其中38例作肌电图检查均呈神经原性病变。
2 治疗方法
取土鳖虫、川牛膝、甘草、麻黄、乳香、没药、全蝎、僵蚕、苍术各72g,生马钱子600g,为一料。将生马钱子置铁锅中,加水适量,慢火煮沸,8小时后取出,剥去外皮,切成厚0.5~1mm的薄片,晾干,炒至均匀的棕褐色。乳香、没药置铁锅内,加热并以灯芯去除油质,烘干。全部药物混合粉碎后过100~120目筛,粗渣再次粉碎,使全部过筛成末。混匀,分装胶囊,每粒含散剂0.25±0.05g。每次4~7粒胶囊,每晚1次,于睡觉前半小时以黄酒30~50毫升或兑少量白开水送服。服药时不宜多量饮水。每例患者均从4粒开始,逐日增加1粒,达7粒即不再增加。在增加剂量过程中,如发现服药后腿痛加重或肌肉有僵凝感即不再增加剂量,以此量为维持量,继续服用,症状即可逐渐好转。服到7粒仍无上述反应,亦不再增加剂量,个别病例服至7粒上述反应较重,可减一粒服用。治疗期宜注意休息,不宜作活动或精神紧张的工作。严重心、肝、肾疾患及孕妇忌服。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服药30天进行疗效判定。痊愈:腿痛完全消失,Lasegue氏征达70度角以上,患肢拇趾背屈力恢复同健侧,恢复原工作,随访1~3个月无复发;显著疗效:疼痛基本消失,能恢复原来工作,但剧烈活动或接触潮湿时患肢仍有不适感;有效:腿痛明显减轻,Lasegue氏征比治疗前有所提高,但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仍有轻度压痛,可参加轻工作;无效:连续治疗1个月症状未见改善者。
3.2治疗结果:本组120例中,痊愈79例占65.83%,显著疗效30例占25%,有效8例占6.67%,无效3例占2.5%,总有效率97.5%。
4 病案举例
张33,男,32岁,已婚,1996年4月20日就诊。主诉左下肢针刺样痛并有麻木感已4年余,时轻时重,20余日前因感冒发烧后,左下肢疼痛加重,由臀部向下肢放射,夜间因剧痛不能入睡,穿脱衣亦需他人扶持,左腿因疼痛不能站立。检查患肢拇趾背屈力减弱,左下肢及小腿外侧皮肤感觉迟钝,Lasegue氏征15度角阳性。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明显压痛。诊断为坐骨神经炎。服复方马钱子散2周后疼痛逐渐减轻。共服药45天,疼痛完全消失,Lasegue氏征70度角以上,拇趾背屈力恢复同健侧,恢复原工作,三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5 体会
坐骨神经炎的症状主要是沿坐骨神经走行有剧烈疼痛及压痛,病程长者可出现下肢麻木及感觉减退。现代医学认为坐骨神经炎的基本病变为神经间质炎性病变,病因不清。中医将其归属痹证范畴,病因多与风寒湿邪入侵有关。痹者,闭也,其病机为血脉闭塞不通,辨证施治多用通经活络、祛风胜湿之剂。复方马钱子散中,以马钱子通经活络为君,伍以全蝎、僵蚕息风通络;土鳖虫、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为臣;苍术、麻黄温经散寒胜湿为佐;牛膝补肝肾,强腰膝,并引诸药下行;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共奏化瘀通络、祛风胜湿、补肾强腰之功,药证相符,恰切病机。该复方中马钱子所含士的宁吸收后能兴奋脊髓,可改善周围神经的营养代谢,有利于消除慢性炎症。土鳖虫、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既有利于消除炎病,又有利于清除病理产物。甘草含甘草次酸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
由于复方马钱子散中含有马钱子,马钱子过量会出现惊厥、搐搦等神经系统反应,故服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剂量。本组有8例患者未按规定剂量用药,曾超量达9~11粒,其中6例仍无反应,有2例出现咬肌紧张及下肢颤动等副反应,经喝白开水后约1~2小时症状自行缓解,减量服药,最后仍达到痊愈。为了减少副反应并消除毒性反应,我们认为宜把剂量控制在4~7粒为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 |